
兒童早期學習的識辨、培訓及規劃
研究

老師與家長:如您對Cammie McBride教授的其他研究有興趣,或想了解更多她所參與的社會影響計劃,請瀏覽她的個人網站www.cammiemcbride.com
你有打過乒乓球(桌球)嗎? 你喜歡打乒乓球(桌球)嗎? 作爲在中國最流行的運動之一, 乒乓球與華人社會有著緊密的關係,因此,在這個分享中我們將帶乒乓球到中文讀寫學習的世界裡。
這個結合乒乓以 及中文讀寫學習的遊戲叫做「詞語乒乓」。玩這個遊戲時,你可以請選手(可以是兩個單人選手或是兩組以兩人為單位的選手,就像真正的乒乓比賽!)想像拿著乒乓球拍或是真的拿著球拍。接著,你可以請選手們做好準備並面向對方。發球方緊接著做出發球動作揮動球拍 (注意:遊戲並沒有要求要有乒乓球,揮動球拍模擬比賽即可)並在同時間大聲喊出一個詞語。 另一方則在接球時大聲回覆相反的詞語。 選手們在反覆傳球中重複以上動作並在一方輸時更換發球方(即,無法說出一個新詞或是相應的反義詞)。 詞語乒乓是一個有趣的遊戲,不但幫助玩家訓練中文詞語知識更幫助玩家訓練使用中文語言的反應能力。
玩玩看此詞語乒乓遊戲並在運動中學習/練習中文!

「眼見為憑」,如同此古諺語般,人們傾向於相信他們所見。相似地,學習會變得更具真實性如果可以見到所學。在這個分享中,我們將介紹一個貼士來視覺化學習並讓學習中文變成有趣的經驗!
我們建議你(以一個家長、教育家、學習者)配合近期節日學習中文。即,選擇關於節日的文字詞組來學習或複習。讓我們以農曆新年來做舉例。問問熟識的人或是搜尋農曆新年相關的活動亦或所吃的食物(如:放鞭炮與吃年糕);接著,記住這些活動、食物相關的中文詞組。緊接著在農曆新年的時候,當你看到你所學的食物或體驗所學的活動時,你將會有一絲熟悉感。在經歷了學習和「看見」後,你對於所學的中文字詞將會有更深的印象。
「眼見為憑」,在近期的節日中試試這個小貼士並「看見」你中文語文的進步吧!

這次的分享中,我們將介紹一個關於聽力和說話技巧的中文學習貼士。許多的研究者及教育家指出,全面性地學習新的語言是益處的;即,結合聽、說、讀、寫來學習新語言(Goldenberg, 2008; Celce-Murcia, 2001)。結合此四個方面有助於語言學習,且,“聽力”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因為它可以促進說、讀、寫技巧的發展(Nation & Newton, 2008)。
因此,我們將介紹一個使用聽力與說話技巧的貼士來幫助你的孩子增進中文能力!這個技巧如何實行呢?我們建議你多加鼓勵孩子說出所見到的中文字詞,若你的孩子發音錯誤,你可以用正確的讀音重複這些中文字詞並請孩子複誦多次。藉由聽以及複誦正確的字詞讀音,孩子的中文聽說能力亦將進步!除此之外,孩子將會更容易辨識相關的中文字詞。
與你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練習這個小貼士並鼓勵小朋友多說中文吧!
文獻參考:
Nation, I. S., & Newton, J. (2008). Teaching ESL/EFL listening and speaking. Routledge.
Celce-Murcia, M. (2001).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es: An overview.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2, 3-10.
Goldenberg, C. (2008). Teaching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What the research does-and does not-say.

在之前的分享中我們介紹了許多遊戲和技巧來幫助你的孩子加強他們的中文知識。而今次的分享,我們將介紹另一個遊戲來幫助你的孩子學習中文成語。這個遊戲叫做「成語猜猜猜」且是一個結合說故事和中文成語學習的遊戲。在此遊戲中,你的角色是一個說書人;即,你要跟孩子說關於目標成語的故事,接著,再請小朋友猜猜目標成語是什麼。這些故事可以是但不僅限於成語出處的故事和成語用法的故事。舉例來說,對於成語「一目了然」(意思為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你就可以說一個如下的故事:教室的聖誕節佈置很清楚成功,當人們一走進教室,就能感受到聖誕氣氛。接著,你可以請孩子猜猜一個形容故事內容的成語。
如果你的孩子覺得要猜測出目標成語有些困難,你可以給他一些線索。以上述成語「一目了然」為例,你可以提醒孩子這是一個以數字開頭並且和看東西相關的成語。藉由玩此「成語猜猜猜」遊戲,小朋友的中文成語知識可以在一個有趣的環境中有所進步!

你有寫日記來記錄每一天的習慣嗎?你是用畫畫的、用寫的,還是?這個分享中,我們要介紹一個寫日記的小貼士來幫助你的孩子運用中文讀寫知識。
隨著科技的發展,小朋友有了更多機會使用高科技產品,也就是說,他們書寫中文字的機會更少了。所以,我們鼓勵中文學習者寫日記並以中文字記錄他們的每一天。我們建議你採用階段式的過程來幫助孩子更好地整合中文讀寫知識。如果你的孩子是中文初學者,你可以引導孩子寫一兩個中文單字並畫一張圖來記錄他們的生活。隨著中文知識的進步,你可以進一步地引導孩子寫一段文字來記錄他們的每一天。
另一個幫助孩子提升中文讀寫知識的小貼士是在每一天寫下關於特定類別的事件。舉例來說,星期一寫關於「動物」的所見所聞,而星期二則寫當日關於「車」的事件。相應地,小朋友在星期一可以寫「我今天去動物園看到一隻很大的大象。」,在星期二則可以寫「叔叔今天開一台紅色的車。」每一天寫特定類別的事件有益於中文字用法分類的學習,並可以進一步提升中文知識的整合。
從今天開始寫日記吧!

你有和朋友玩「詞語&成語接龍遊戲」的經驗嗎?即是朋友甲說「蘋果」,蘋果乙「果樹」,接著你說「樹木」。你覺得這個遊戲好玩嗎?在這次的分享中,我們將要將此「詞語&成語接龍遊戲」和中文讀寫學習結合來幫助你的孩子增強中文詞語和成語的知識。此「詞語&成語接龍遊戲」的規則非常簡單且只需要最少2個人就可以玩。一開始遊戲時,第一個玩家要舉出一個詞語或是成語,接著,第二個玩家需說出一個開頭為上一個詞語/成語最後一個字的詞語/成語。之後的玩家也都是遵照一樣的規則。舉例來說,如果一開始的詞語是「拖鞋」,接下來的玩家可以說「鞋盒」、「盒子」、「子孫」。
我們建議你從較簡單的「詞語」接龍遊戲開始,等小朋友熟悉遊戲後,再玩玩看較難的「成語」接龍遊戲。舉例來說,在遊戲第一回合以「老虎」開頭,而在第二回合試試以「馬馬虎虎」開始。除此之外,我們也建議你限制答案的種類。像是在上述的「老虎」例子中,限定只可說與「動物相關」的詞語。如此一來,「虎頭蜂」即為可能之答案,「虎牙」即是不對的答案。
這個「詞語&成語接龍遊戲」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玩且玩的時間非常彈性!和你的孩子玩玩此遊戲並讓我們知道你的經驗吧!

我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關於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動人故事。
在李總理62歲時,他被診斷出患有輕微讀寫障礙,然而他並沒有灰心,反而更加地努力並大力推廣讀寫障礙去刻板化活動。小的時候,總理總覺得自己在快速閱讀作業上跟不上同學,但他沒有將自己看作缺陷,反而加倍努力地克服困難!
儘管擁有閱讀上的困難,這位新加坡傳奇仍奮發努力且精通多國語言-英文、馬來文、中文和日文!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有讀寫方面的困難,不要害怕!你並不孤單!
點這裡看更多 (新聞來自 Must Share News Singapore): https://mustsharenews.com/lky-struggle-dyslexia/

在香港,孩子在3歲時開始學習中文且詞彙量隨著年齡變多。然而,許多小朋友在學習新的字詞可能需要很多時間掌握詞語的意思。我們將介紹「詞語接龍遊戲」來幫助你的孩子複習詞語並提高詞素意識!詞素意識是指對詞素所組成的詞語的結構及意思的意識,以及利用已學會的詞素組成新詞彙的能力(如文學此字是由文、學兩字組合成,然文與學個別有不同的意義)。
在詞語接龍遊戲中,小朋友要以之前的詞語作為基礎創造新字,也就是說,用上個字的字尾作為下個字的字首,像是:中文-文法-法國。
家長可以依據小朋友的語言能力修改詞語並為小朋友設定目標(如第一個星期在詞語鏈中創造3個單字,第二個星期創造5個單字)。家長也可以給小朋友限定的時間來創造詞語以激發孩子的思考。
玩詞語接龍遊戲可以幫助小朋友複習字詞並助於促進字詞關係之意識!
參觀我們的網站瞭解更多:https://literacyresearch.wixsite.com/chinese/untitled-c1qyy

今次分享中,我們將介紹一個學習中文字的技巧-拆解字形結構。在香港,很多小朋友以抄寫中文字來記憶並學習;然而,Professor Mcbride 的研究證明此方法對幼稚園小朋友來說不是很有效(請參閱下方研究瞭解更多)。對於年紀小的孩子來說,學習字的部件(如部首和字與字之間的共同規則)是比較有益的。
因此,我們建議家長鼓勵孩子留意每個字之間相似的型態(如部首、外觀)。我們也推薦家長深入解釋共同部首的意義(像是部首「木」代表木頭相關物件)來幫助小朋友學習。
參觀我們的網站瞭解更多:https://literacyresearch.wixsite.com/chinese/untitled-cufu
參觀Professor Mcbride 的研究瞭解更多關於幼稚園小朋友抄寫中文學習法之效用:Lin, D., McBride‐Chang, C., Aram, D., & Levin, I. (2011). Mother–child joint writing in Chinese kindergarteners: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maternal mediation and literacy acquisi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 34(4), 426-442.
中文字裡有兩類典型的部件—聲符及形符。聲符與字的發音相關(如,分:粉、芬),而形符則與字的意義關聯(如,木:樹、松)。由於形符的字彙量較少且較容易學習,我們建議家長鼓勵孩子以形符部件開始製作部首詞語表。了解部首之意義、型態和相同部首的文字幫助小朋友學習中文,所以我們推薦家長和孩子試試這些小技巧!
參觀我們的網站瞭解更多:https://literacyresearch.wixsite.com/chinese/untitled-c1il7

